英国的疫苗接种行动正在朝着群体免疫的目标迈进,但目前尚不能完全断定“群体免疫”已经成功。主要原因如下:感染率显著下降: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新冠病毒感染率已降至去年夏末水平,每1000人中有1人感染,且各地区感染率均有明显下降。这显示出积极的趋势。
据估计,若将英国总人口看作群体,大约3300万至4400万人需要产生抗体以实现全国范围的群体免疫。目前,英国的疫苗接种计划进展顺利,成为全球疫苗接种的典范。疫苗的快速推进使得群体免疫的概念在今日显得更为可行。然而,群体免疫策略并非无条件可行,需要综合考虑病毒特性、医疗资源和公众健康。
从目前来看,英国人的群体免疫显然是没什么效果的。利物浦大学的马修·贝利斯教授说,在没有可用疫苗的情况下,实现群体免疫的过程让人“非常担忧”——若以新冠肺炎病亡率1%这一较低水平数值来估算,即便是英国只有50%的人群被感染也会带来“难以想象”的病亡水平。
群体免疫这个说法是英国提出来的,英国的策略是不严防死守,容忍疫情缓慢进展,期待大部分人在隐匿性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,从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,以控制疫情,也就是通过群体免疫力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。
一般的做法是透过疫苗注射,事实上,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,根本就没有因放任式的“群体免疫”而成功抗疫的例子。可以这样说,像英美国家口中所说的“群体免疫”,其实就是政府为了掩盖不作为而采取的一种手段,实在是让人感到非常悲哀。
瑞典群体免疫策略是否成功,目前科学界尚没有定论,不过面对国内疫情的复燃,最先倡导群体免疫的英国似乎有点后悔了,开始考虑当初面对疫情的策略是否正确,连媒体的发言都透露出一股酸味。
〖A〗、英国部分大学秋季入学安排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表示,现在谈及2021年9月入学情况还为时过早,学校将根据英政府指导建议定期发布更新。
〖B〗、英国确定开始解封就在本周一(7月12日,英国首相府发布新闻稿,宣布英格兰将于7月19日率先解除封锁,这是解除封锁四部曲的最后一步。这也意味着相关限制将被解除:对社交聚会人数的限制被取消了。目前室内不超过6人或两家人,室外不超过30人,所以人数没有限制。
〖C〗、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公布了秋季的开学安排,大课线上进行,小课和tutorial面授。目前英国的疫情也逐步得到缓解,7月中旬解封以来,疫情有所反扑,但是大概率不会再回到原来一天感染好几千人的情况。而且牛津大学的疫苗目前已经经过了三阶段的测试,很有可能在今年底之前最早上市。
近期,美国疾病管制局期刊《新兴传染病》发表了一篇研究,指出新冠病毒的R0中位数为7,比原先专家预估的传染性还高了 2 倍。该研究分析表明,武汉地区新冠肺炎流行初期的倍增时间为3-3天。以假设连续间隔为6–9天,新冠肺炎R0中位数为7(95%CI 8–9)。
年QS前600英国大学排名中,帝国理工学院位列世界第二名,诺丁汉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具体名次未进入前100名,但仍在前600名之内。以下是关于这三所大学的详细名次及简要说明:帝国理工学院:名次:世界第二名说明:帝国理工学院在科研、就业以及可持续性指标中均有卓越表现,是英国乃至欧洲表现最优异的顶尖学府之一。
年QS前600英国大学排名中,帝国理工位列世界第二,诺丁汉大学虽掉出前100但具体名次未提及,圣安德鲁斯大学排名有所下降但具体名次也未明确说明。以下是具体信息:帝国理工学院:在2025年的QS排名中,跃升至世界第二。
英国共有90所大学上榜,三所顶级学府——帝国理工、牛津和剑桥稳居世界前五。帝国理工尤为突出,今年跃升至世界第二名,成为英国乃至欧洲表现最优异的顶尖学府。帝国理工在科研和就业领域持续保持卓越,并在可持续性指标中排名全球第六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